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与北极光基金会召开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合作会议
2025年2月28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与北极光基金会召开世界永续发展论坛系列线上会议,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全球可持续发展和世界永续发展论坛筹备等开展深入交流与探讨。
北极光基金会主席博·艾克曼(Bo Ekman)在会上介绍了北极光基金会选择在斯瓦尔巴德群岛设立的原因。他指出,斯瓦尔巴德群岛作为全球重要的开放领土,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同时,基金会致力于维护地球生物圈的健康与完整性,通过科学研究、生态保护和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当前全球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与中国加强对话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十分迫切。世界永续发展论坛将成为推动对话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助理周涛博士在会上介绍了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进展,包括: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原则,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发展进程,中国在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化学品管理等方面的主要政策与进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双碳”目标方面的政策行动以及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与最新进展。
联合国前助理秘书长、罗马俱乐部名誉主席安德斯·维克曼(Anders Wijkman)强调了生态文明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长远目标的重要性。他认为,当前的经济模式对自然环境缺乏考虑,需要从根本上进行变革,将自然纳入经济模型中。他提出,生态文明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转型,更是文化和精神层面的深刻变革。尽管当前国际政治环境存在挑战,但生态文明的推进仍然是必要的,并且需要全球政治、科学和创意领袖的共同参与。他建议在未来的会议中进一步探讨如何将生态文明融入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同时强调短期行动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的重要性。
原宜家北美地区总裁约兰·卡斯特德(Goran Carstedt)对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高度赞赏,尤其是空气质量改善和生态系统保护方面的进展。他认为,中国在生态文明领域的经验值得全球学习,同时中国也可以从其他国家的经验中受益。Goran 建议在未来的会议中,应将生态文明作为核心议题之一,探讨如何将其融入全球可持续发展论坛的框架中。他还提到,需要进一步讨论如何将生态文明的理念与具体的行动相结合,例如碳市场、污染防治等。
与会专家经过深入交流,就论坛的定位目标达成共识。双方将于今年4月在瑞典和挪威举行线下会议,为10月份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永续发展论坛做准备。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生态文明理念应作为未来论坛研讨的重要支柱之一。中外专家强调,东西方智慧的融合是应对全球环境挑战的关键,中国生态文明思想和传统文化为全球永续发展提供了智慧和中国方案。论坛将成为全球开放对话的平台,通过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此次会议为世界永续发展论坛召开奠定了坚实基础,展现了中外机构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共同愿景。双方期待通过持续合作,为全球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