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北欧之行:共商永续发展大计 擘画生态文明蓝图
2025年4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代表团在秘书长夏祖义带领下,前往瑞典和挪威参加了永续发展交流研讨会、世界永续发展论坛暨国际生态环境科学技术大会(以下简称“论坛”)筹备会议,并与可持续发展代表机构进行了会见交流。此次系列活动旨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合作,分享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经验,为即将于2025年10月举办的论坛奠定基础。
一、永续发展交流研讨会:东西方共绘生态文明蓝图
4月7-9日,以“共识、专注、行动”为宗旨的永续发展交流研讨会在瑞典泰尔贝利举行。会议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与北极光基金会联合主办,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博·艾克曼、联合国原助理秘书长安德斯·维克曼、沃尔沃集团原CEO汉斯·奥尔松等国际专家,与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叶青等中方代表,就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展开跨界对话。
夏祖义秘书长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应对全球性环境危机需强化国际合作。他指出,全球可持续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等全球性问题亟需各国构建更加紧密的国际合作机制。中国愿与各国伙伴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在会上他分享了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成就,并邀请全球伙伴参与10月北京研讨会,共建“公平、共享、协作”的永续未来。
会议焦点环节中,博·艾克曼与策略师丽贝卡·奥利弗通过诗性叙事《分子记事录》,以宇宙观察者视角反思人类发展模式,呼吁转向“敬畏自然、系统智慧”的生态文明。安德斯·维克曼则在报告中批判传统经济范式“生态失明”,主张重构全球治理体系,将生态原则纳入社会经济核心。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助理周涛系统阐述中国生态文明“八观十坚持”框架,其融合东方“天人合一”哲学与现代治理的实践获国际专家高度评价,被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范式。
二、世界永续发展论坛暨国际生态环境科学技术大会筹备会议:共筑国际高端平台
4月11-12日,代表团与北极光基金会召开论坛筹备会议,明确10月论坛的框架设计。会议深入讨论了研讨会的宗旨定位、重点关注方向、主要嘉宾邀请、组织形式以及议题设置等事项。来自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北极光基金会的主要成员参加了会议。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助理周涛介绍了永续发展国际研讨会的愿景与规划,提出研讨会的六大目标及组织架构设置,分议题涵盖气候变化、海洋生态、绿色金融、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并配套技术展览与公众创意征集,推动多元参与;北极光基金会理事汉斯·奥尔松指出,研讨会将促进中欧工业界绿色转型经验互鉴;原宜家高管约兰·卡斯特德提议聚焦“生态文明社区”建设;深圳建科院叶青则建议通过多地联动扩大国际影响力,展示中国低碳城市实践,其他与会代表也从不同角度为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建言献策。
三、双边会谈交流:拓展北欧-中国合作空间
访问期间,代表团还与瑞典前环境部长佩尔·博尔德、自然学院学习实验室创始人兼CEO约兰·根维、Houdini公司CEO艾娃·卡尔森等举行会谈,就城市韧性建设、生态农场、循环经济等议题交换意见。夏祖义表示,北欧在生态农业、产业转型等方面的创新为中国“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宝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