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第十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博鳌国际研学旅行论坛的通知
日期:2020-07-24 15:19:10 浏览数:{{clicks}} 作者:cses

为了促进我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学术研究交流,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共识,经生态环境部批准,由我会联合有关学术团体和机构将于2020年10月16-19日在海南博鳌共同举办“第十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博鳌国际研学旅行论坛”。会议将邀请来自十余国家的驻华机构和国际知名学者,以及我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共同研讨东方智慧在应对公共卫生和经济衰退等全球危机中的运用、传统文化的现代科学解读生态文明共同体与生态教育、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生态环境建设与文化传播等国家战略与国际合作等重大议题。

    会议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用全球共赢的目光审视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以科学、公正、辨证的观点去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精髓,传播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和合”理念,让全球更多政府和人民认同生态文明的中国智慧、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推动学科跨界融合引领产业发展为建设一个全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贡献智慧和力量。现将会议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时间与地点

(一)会议时间

20201016日(星期五)——19日(星期一)。

(二)会议地点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

地址: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东屿岛

二、会议内容

(一)会议主题

开启智慧宝藏,共促生态文明

(二)主要议题

1、东方智慧在全球危机的应用

1)中医(本草)思想在减灾抗疫与全球健康体系中的作用

2)灾害和疫情等生态胁迫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3)全球危机下国际互信互助体系及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建设;

4传统文化如何在危机预警与公共安全中发挥作用

2、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传统文化与中国农耕智慧如何在乡村生态振兴中发挥作用

2)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合;

3)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地化、网络化和国际化探索;

4)东方园林生态哲学思想(易学、风水)的传承与发展;

5)儿童艺术在国际文化交流和政治互信中的重要作用;

6)中韩金乔觉文化共生体系建设。

3、研学教育的主张与标准

1)元教育主张与研学教育多元化应用场景建设;

2)标准化措施与研学教育内容与服务体系建设;

3)研学教育的资源与市场共享体系建设;

4)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与研学教育网络构建;

5)传统文化教育的科学化和场景化设计。

4、生态环境建设与文化传播

1加强生态环境社会宣传,推进生态文化建设

2)创新宣传教育工作方式,提升宣教品质;

3)讲好生态环境故事,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4)扬传统文化,品诗词里的绿水青山。

5、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一带一路”

1)传统文化如何在无废城市、绿色经济中发挥独特作用

2)绿色“一带一路”中国环保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三、举办形式

(一)开幕式与大会特邀报告

第十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博鳌国际研学旅行论坛开幕式,拟邀请生态环境部领导、国际著名专家作主题报告,并为“‘一带一路’儿童春晚”获奖项目和儿童、博鳌国际研学旅行标准认证基地与教习师颁发证书。

(二)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专场报告

以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为主题,组织国际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专场研讨。

(三)博鳌国际研学旅行论坛专场报告

以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的教育主张、教习师、研学基地、研学旅行标准等为主题,组织相关领域的主管部门、中小学校、风景区、森林公园、博物馆、教育和旅行服务机构等进行专场研讨。

(四)“诗e中国行”生态文化公益活动(海南站)启动

环境保护杂志社与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共同启动“诗e中国行”生态文化公益活动(海南站)。现场颁发“2019-2020年度诗e之声”公益勋章,发布海南站活动内容,邀请国际青年(大学生)代表进行现场诗e文化展示。

(五)“‘一带一路’儿童春晚”总决选

以民间儿童外交平台和儿童艺术教育平台建设为主题,从全国各省、“一带一路”国家驻华大使馆推举的节目和儿童中,由国际国内著名的科学、艺术和外交大师遴选出具有卓越科学、艺术和外交天赋的儿童。入围节目组织专题晚会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

(六)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文化展

   举办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文化展览展示活动,弘扬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文化产品与文化产业,包括书画、诗词文学作品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文创产品展、精品书刊展、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文旅展等。

四、论文投稿要求

第十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博鳌国际研学旅行论坛面向全社会征集优秀论文,分别结集出版。

(一)研究内容

1论文要求选题新颖、内容健康、观点鲜明、资料真实,具有较强说服力和实用性。并且文责自负。

2论文首页页脚须著名“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职务与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以及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3)论文不得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内容,不得有涉及国家领土完整问题的非官方表述。

(二)论文结构

1)论文包含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等基本结构,立论要针对教育痛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实验和调查设计要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结果分析和讨论要客观公正、结构自洽。

2一律采用Word格式,在题目下边写清作者姓名、职务职称、单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每篇论文要求必须注明:摘要、关键词。

3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际标准书写。图表设计要表现明确的自明性。

4)每篇论文字数限定3000-6000字。

8)参考文献引证依据如下格式:

[1] 张梅玲. 探索性教育试验设计模式的初探[J]. 教育研究1992,(3):57-58

[2] 张梅玲,唐世兴.图形的智慧.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

五、特邀领导专家

一)拟请生态环境部领导,以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相关部门的领导;

二)“一带一路”国家驻华机构和国际知名专家;

三)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博物馆等文化机构等专家学者;

四)百强中学校长;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单位的负责人。

六)传统文化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宗教研究人员。

六、媒体支持

(一)权威主流媒体

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网、中国网、新华网、光明网、央广网、中青在线、中新社等。

(二)大流量门户媒体

腾讯、网易、搜狐、今日头条等。

(三)音视频社交分享平台

抖音、快手、优谷朗读、耳朵里的博物馆等。

(四)行业媒体平台

“环境保护”全媒体矩阵、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官网和新媒体平台、海南省生态环境厅政务新媒体平台、科技日报、中国教师报、中国环境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房地产报、中国民族报等。

(五)电视电台

中央电视台、央视频、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网络电视台、海南当地电视电台等。

七、联系方式

)第十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秘书处

联系人:李彦青(13701274732)、李祉辰(13801130382

           周红涛(13910207637)

电子邮箱:eco_civilization@126.com

网站:www.csestcec.org

二)博鳌国际研学旅行论坛组委会

联系人:王天玉(18515182237)、冯建强(13607651270

电子邮箱:bif2019@sina.com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联系人:王梓瑄(010-62210689

 

附件1:会议组织机构 附件1.pdf

附件2.《报名回执表》.doc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20720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