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自律规范
全文附件下载: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自律规范.pdf
延伸阅读
人民日报北京7月16日电 (记者喻思娈)为弘扬科学精神,进一步加强科技工作者道德行为自律,中国科协近日正式印发《科技工作者道德行为自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并提出坚守“四个反对”的底线。
2015年以来,我国科技界接连遭遇国外出版集团较大规模的集中撤稿,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我国科学家的国际声誉受到直接冲击。论文撤稿事件反映出我国少数科技工作者自律意识缺乏,底线意识不强,在名利诱惑面前心态失衡。《规范》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严于自律,自觉遵守科学道德规范的高线,坚守“反对科研数据成果造假、反对抄袭剽窃科研成果、反对委托代写代发论文、反对庸俗化学术评价”的底线。
据介绍,中国科协要求各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和高校科协、企业科协组织科技工作者深入学习《规范》,并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相关规定,进一步改革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同时,要积极指导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建立学术道德委员会等内设机构,健全科研诚信制度规范,加大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力度。
延伸阅读
(中国科协第九届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是科技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砥砺高尚道德品质是科技工作者的不懈修炼。当代科技工作者要切实肩负起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历史重任,弘扬精忠报国、敢为人先、求真诚信、拼搏奉献的中国科学家精神,切实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努力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典范。
自觉担当科技报国使命。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头脑、指导创新实践,积极响应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伟大号召,以卓越的创新成就书写科技报国的辉煌篇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听党话、跟党走,以祖国需要为最高需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国家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自觉恪尽创新争先职责。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短板攻坚争先突破、前沿探索争相领跑、转化创业争当先锋、普及服务争作贡献,在人类文明进步史上写下更多属于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篇章。坚持创新要实,聚焦国家发展动力转换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任务,奋力攻关,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自觉履行造福人民义务。将人民的需要和呼唤作为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时代声音,将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聚焦环境保护、医疗健康、食品安全、信息安全、社会治理等重大民生问题,以更多先进适用技术和解决方案保障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广泛开展科学普及,扎根精准扶贫一线,以科技创新助力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自觉遵守科学道德规范。坚持立德为先、立学为本、知行合一、严以自律,严守学术道德和科技伦理,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学术环境。秉持创新、求实、协作、奉献的科学精神,潜心研究,淡泊名利,经得起挫折、耐得住寂寞,争当学术优异、学风优良、品德优秀的科技先锋。
坚持把学术自律作为道德自律的核心内容,坚守“四个反对”的学术道德底线,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特别是同行监督。
反对科研数据成果造假。恪守严格、严肃、严密的科学态度,保证科研数据的客观真实,维护学术的纯洁性。遵循良好科研实践规范,反对在科学研究中弄虚作假,编造、伪造、篡改计算、试验等数据资料、原始记录或研究成果。
反对抄袭剽窃科研成果。遵守成果署名规范,尊重合作者和他人的劳动和权益,正确、规范引用他人研究成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反对以任何形式抄袭剽窃他人的科研成果,反对盗用、侵占他人成果和知识产权。
反对委托代写代发论文。遵循论文撰写和发表规范,反对以粗制滥造和低水平重复论文挤占浪费学术资源,共同抵制学术论文发表中第三方中介机构投机取巧谋取利益的不端行为,反对委托“第三方”代写代投论文、对论文内容进行实质性修改、提供虚假同行评审人信息或评审意见,维护好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形象和学术尊严,提升中国科学家的国际声誉。
反对庸俗化学术评价。坚持客观、公平、公正原则,在参与各种推荐、评审、鉴定、答辩和评奖等活动中,规范利益冲突管理,坚决摈弃部门和小团体利益,反对压制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反对滥用学术权力徇私舞弊利益寻租,反对学术评价中唯论文数量、唯SCI等不良倾向,反对行政化官本位等非学术因素影响评价,反对拉关系送人情,暗箱操作,亵渎学术尊严。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严于自律,坚持“四个自觉”的高线,坚守“四个反对”的底线。各学术团体要加强监督,确保本自律规范落到实处,营造风清气正的创新环境和学术氛围。
来源:中国科协网
延伸阅读
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联络员会议在科技部召开
2017年3月10日,为推进科研诚信和科研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筹备召开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联络员会议在科技部召开。会议由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副司长冯楚建主持。
会议就进一步推动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工作,特别是2017年的工作重点、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联合调查的工作规则及程序、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工作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审议通过了第五次联席会议方案及相关会议文件。
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第五次会议隆重召开
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第五次会议2017年3月24日上午在科技部召开。会议由联席会议召集人、科技部部长万钢主持。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协、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等联席会议成员和联络员近30人参加了会议,科技部诚信办成员和工作人员列席了会议。
会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弘扬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的指示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要求,在总结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成立十年来工作情况的基础上,就推进科研诚信与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特别是2017年的重点任务进行了研究讨论。万钢部长总结指出,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工作成效显著,面对科技创新的新形势,要坚持科技体制改革和科研诚信建设并行,各成员单位同心协力,推动我国科研诚信与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章程》,以及科技部政策司贺德方司长代表联席会议办公室汇报的《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工作报告》。各成员表示将加强部际工作协调配合,着力推动相关信用信息共享,开展对科研不端行为和严重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戒。
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第六次会议在科技部召开
2017年6月5日下午,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第六次会议在科技部召开,专题研究处理论文造假工作。会议由科技部部长万钢召集,副部长李萌主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曾益新、军委科技委副主任辛毅、中科院副院长张涛、工程院副院长陈左宁、自然科学基金会副主任何鸣鸿等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参加会议。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单位专家和科技部诚信办相关人员列席会议。
会议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关于近期国际期刊集中撤销中国作者论文事件的指示精神和国务院专题会议部署要求,听取了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集中撤稿事件应对工作汇报。卫生计生委、军委科技委、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协等部门介绍了对撤稿事件调查处理情况。会议要求进一步做好彻查和处理,真正做到“零容忍”,杜绝论文造假现象,坚决遏制学术不端行为蔓延势头。
会议指出,撤稿事件发生后,各部门协同推进,积极应对,取得了积极进展。科技部牵头会同教育部、卫生计生委、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协等部门成立联合工作组,提出了统一的撤稿论文涉事责任主体处理规则,印发了彻查处理工作方案,按照统一的彻查要求和处理规则,从行政调查和专家评议两个方面,实事求是对论文造假情况、论文质量、论文署名情况、撰写发表过程、代写代投第三方机构情况、论文作者承担项目情况、论文使用情况、论文发表费用及支付情况等开展彻查,确保做到对造假作者严肃惩处,对无过错的作者及时澄清。同时对涉事论文作者承担计划项目、基金情况全面排查,对涉事论文作者正在承担或申请的科研项目、基金予以暂停。科技部、教育部、卫生计生委、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协等部门联合发函,商请中央网信办开展代写代投“黑中介”清网工作并进入实施阶段。
会议对科技部牵头提出的撤稿论文涉事责任主体处理规则,以及在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先行先试临床医生分类评价和职称改革等事项进行了讨论。要求相关部门组织本系统内的涉事作者所在单位承担起主体责任,深入彻查清楚,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万钢部长总结指出,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重要进展,但越是科技创新取得成绩时,越要高度重视和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对近期发生的集中撤稿,要从行政和学术调查两条线进行彻查,严肃处理涉事责任主体。万钢部长要求,处理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统一尺度、分级负责、有序公布。同时坚决打击学术“黑中介”和以“吸金”为目的的掠夺性期刊。万钢部长强调,应以此次事件为契机,从体制机制上共同发力,深入推进科技人才评价、科研项目评审和科技机构评估改革,逐步树立以品德、能力、贡献为核心的人才评价导向,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夯实重要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支撑。与会成员表示将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和部署,积极开展调查处理和联合惩戒工作,为净化和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共同努力。
来源:科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