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中心
国家环境保护物联网技术研究应用(无锡)工程技术中心简介
一、建设历程
国家环境保护物联网技术研究应用(无锡)工程技术中心(以下简称“工程技术中心”)于2014年7月由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函[2014]130号)批准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的依托单位为无锡高科物联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协作单位包括: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无锡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东南大学、无锡市光大分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期为2年。
为加快推进工程中心建设落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造就高层次科研和创新人才,无锡高科公司向无锡市科技局申请了建设国家环境保护物联网技术研究应用(无锡)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并于2014年12月正式获得无锡市科技局同意建设的批复。该院士工作站引入了汪尔康、董绍俊、杨秀荣三位院士及院士团队进入工程中心开展工作。
二、研究方向和优势领域
“工程技术中心”围绕环保物联网感知网络技术、湖泊水质监测传感器技术、环保大数据挖掘技术等环保物联网领域急需解决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完成从知识到产品的转化,推动环保物联网顶层架构和标准体系建设。
“工程技术中心”以依托单位技术为支撑,利用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良好的技术储备,在物联网技术研究方面,与国际同时起步,与国际相比具有同发优势、同等水平,部分达到领先。公司在物联网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部分关键技术、原型系统构建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与众多院校单位在环保物联网平台与应用系统领域开展了深入的联合研究开发工作,积极开展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孵化工作,在应用研发、示范工程、商业模式、产业链打造等方面积极推进。
三、为政府和行业服务
“工程技术中心”参与环保物联网行业发展研究,聚焦分析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和行业产业动态,积极发挥在国家和行业标准制订方面的良好基础,利用国家物联网标准化工作组牵头单位有利条件,在国家物联网基础共性标准和环保信息标准化体系基础上,逐步研究、丰富环保物联网基础共性与应用标准,为环保物联网产业化和技术推广打下基础。
“工程技术中心”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开展广泛合作和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促进国内环保物联网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四、硬件设施和人才队伍
“工程技术中心”拥有先进的大中小实验系统、装置和测试仪器设备,目前已建设有专门面向物联网系统仿真、研发、测试等的五大专业测试平台,包括设计仿真测试平台、工程化专用测试平台、器件系统环境测试平台、柔性中试平台和外场测试平台,可以实现物联网从初期设计样本库提取、方案仿真、生产测试工艺方案制定、硬件系统测试、到系统可靠性验证的全产业链服务支持。
“工程技术中心”目前环保物联网技术研发团队已有70人,其中博士人数18人,硕士人数11人,共占人员总数的41%,本科以上学历64人,其中专职技术开发人员42人,专业涉及计算机、电气、自动化、软件、机电技术、环境工程等。
五、取得专利技术与科技成果及技术推广转化情况
“工程技术中心”依托单位及合作单位近几年在多个前期国家、地方项目的支持下对环保物联网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在环保或者物联网领域已经获得项目相关技术专利51项,软件著作权6项,标准规范9项。
六、工程中心主任简介
刘海涛,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国家973物联网课题首席科学家,第四届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组长,国家传感器网络标准化工作组组长,国家物联网联合标准化工作组常务副组长, 感知中国联盟理事长。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2005)、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两项(2004,2008)、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创新奖(2009)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邮箱:liuhaitao@wsn.cn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汤浩
电 话:(86-510)66687666-6663
手 机:13376213398
传 真:(86-510)66687666-6586
邮 箱:tanghao@wsn.cn
联系地址:无锡市新区震泽路18号国家软件园双子座A座
邮编:21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