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中心
中心承担国家科技部的2013年、2014年中心优化调整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2016年11月11-12日,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在马鞍山市组织召开了矿山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技术中心(依托单位:中钢马鞍山研究院)承担国家科技部中心优化调整项目“矿山尾砂充填大产能关键工艺装备的研制”和“高泥及超细尾矿高吸水胶凝材料”的成果鉴定会。
“矿山尾砂充填大产能关键工艺装备的研制”鉴定会专家组通过审阅相关资料、听取汇报并经质询、讨论后一致同意通过鉴定。鉴定会专家组认为:项目鉴定资料齐全、规范,符合鉴定要求;针对金属矿山尾砂浓缩粒级不均匀、充填体质量波动、充填效率低、充填成本高等问题,系统研究了10余个不同类型矿山尾砂特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尾砂分级浓缩新工艺,研制了与之相应的高效浓缩成套设备。经高浓度全尾砂连续浓缩及管道输送等试验和应用验证,系统解决了上述细粒尾砂浓缩充填难题;创造性的研制出一种适合矿山尾砂大产能充填的T形高效浓缩装置。与传统同类装备相比,在同等充填能力条件下,该装备效率提高2倍以上,投资节省约30%,能耗降低约70%,运营费用减少15%以上;研究成果在武钢金山铁矿成功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广泛应用于大型非煤矿山井下充填、尾砂干堆等。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高泥及超细尾矿高吸水胶凝材料”鉴定会专家组通过审阅相关资料、听取汇报并经质询、讨论后一致同意通过鉴定。鉴定会专家组认为:鉴定资料齐全、数据翔实,符合鉴定要求;项目开发出了适用于高泥及超细尾矿充填的高吸水胶凝新材料,该胶凝材料实现标准养护条件下,灰浆比1:8~1:10时,28天强度不低于2Mpa的强度指标,有效解决了普通胶结材料在高泥及超细全尾矿充填过程中胶结强度难以满足矿山生产需要等难题,并在灰浆比1:20条件下,可使超细尾矿24小时失去流动性,实现干堆固化。项目研究成果已在南京银茂铅锌矿业有限公司和铜陵有色铜山矿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相对于水泥和其它胶凝材料,具有强度高,成本低等优势,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及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意通过鉴定,并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