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机构动态
分支机构风采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臭氧污染控制专业委员会
日期:2024-10-16 浏览数:{{clicks}} 作者:会员服务部




基本情况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臭氧污染控制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臭氧专委会”)成立于2018年,依托单位为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臭氧专委会旨在为广大臭氧污染控制领域的科研、管理和技术人员搭建臭氧污染防治学术交流、技术创新、科技服务、学科发展、教育培训、科普宣传等的公共平台,以此共同推动我国城市和区域大气臭氧污染防治由科学走向实践。

组织机构





开展活动



学术交流

臭氧专委会每年定期举办大气臭氧污染防治研讨会、协助主办大气环境科学与技术大会、举办臭氧培训班等学术活动。

  1. 2019年3月29-30日,在成都市双流区成功召开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臭氧污染控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

  2. 2020年10月16-17日, 在南京成功召开“第二届中国大气臭氧污染防治研讨会暨第八届超级观测站联盟会议”

  3. 2021年4月26-28日, 在上海成功召开“第327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大气臭氧污染防治论坛暨第三届中国大气臭氧污染防治研讨会”

  4. 2022年11月27-29日, 在浙江上黄成功召开“第四届中国大气臭氧污染防治研讨会”

  5. 2023年5月29-31日,在武汉成功召开“第五届大气臭氧污染防治研讨会”

  6. 2024年4月26-28日,在青岛成功召开“第六届大气臭氧污染防治研讨会”

  7. 2019年至今,已协助主办5届“大气环境科学与技术大会”

  8. 自2019年创办以来,已先后在深圳、成都、南京举办三期臭氧污染防治培训班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科普宣传

臭氧专委会秘书处联合专家团队开展臭氧知识科普。

1.2021年7-9月,联合胡敏教授团队,推出原创科普推文。原创科普推文共20篇,分为4个板块,包括:臭氧的危害与自我防护、近地面臭氧的前世今生、臭氧污染的现状与成因、臭氧与PM2.5协同控制。系列推文阅读人数达1.6万人次。

2.受生态环境部科财司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委托,臭氧专委会成员协助修改科普图书《臭氧污染防治知识问答》,图书已于2021年底正式出版。



智库咨询

撰写《我国臭氧污染突出表现、防治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咨询建议在阐述我国当前臭氧污染严峻形势的基础上,从控制目标与路径、气候气象影响、区域联防联控等方面梳理了我国臭氧污染防治面临的突出问题,并且从目标战略、管理机制、科技支撑等三方面提出了防治建议。

学科年报

臭氧专委会牵头成立编写组,大气臭氧环境领域百余位专家学者参与编著《中国大气臭氧污染防治蓝皮书》。这是我国首部系统、科学、全面介绍我国臭氧污染防治现状的科技读物。2021年,臭氧专委会编制并发布了《中国大气臭氧污染防治蓝皮书(2020年)》,2024年,编制并发布了《中国大气臭氧污染防治蓝皮书(2023年)》。蓝皮书以“科学-技术-政策-实践”为主线,全面描述近年来我国O3污染演变态势,系统梳理我国O3污染相关的科学进展与技术进步,阐释国家-区域-城市层面O3污染防治的重大举措,总结各地区O3污染防治的有益经验,探索O3污染防控的可行路径和启示,以期为早日遏制O3污染高发、频发的态势,实现O3和PM2.5协同防控,推动我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提供科学指南,助推美丽中国战略目标如期实现。

学术期刊

在《环境科学研究》编辑部的支持下,臭氧专委会相关专家策划和组织了《环境科学研究》“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专题文章。

在《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的支持下,设置了“大气臭氧污染防治”专栏。

管控实践

臭氧专委会持续坚持协助各城市和区域开展臭氧污染管控实践,加入各地大气“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协助当地人员进行大气环境整治,深入包括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区等在内的多个地市,驻点跟踪研究和技术帮扶,推动各地区开展PM2.5和O3污染协同治理,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2023年,臭氧专委会组织专家团队参加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杭州亚运会、上海进博会等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




联系方式



秘  书:杨思琪

电  话:13160071125

联系邮箱:ozonezwh@chinacses.org

官方公众号:臭氧专委会(ID:COPC-CSES)

扫码关注

来源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臭氧污染控制专业委员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