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环境监测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海洋性气候区域城市臭氧污染预报方法”研讨会
2016年5月27日,我会环境监测专业委员会在成都组织召开“海洋性气候区域城市臭氧污染预报方法”研讨会。来自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青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专家,结合各自的工作开展情况介绍了臭氧的监测分析方法及臭氧污染预报经验。
与会专家对臭氧来源、污染生成机制、区域传输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因素需要格外关注:
一是关于臭氧前体物。臭氧前体物主要指NOx和VOCs,但应当关注VOCs当中对臭氧潜势起主要贡献作用的组分,不是所有的VOCs组分都对臭氧生成起主要作用。在NOx和VOCs污染源清单调查基础上模拟和在线监测分析,区分NOx控制区和VOCs控制区,分别关注不同控制区前体物对臭氧生成的主导作用。
二是关于臭氧前体物外来传输。可利用数值模拟、后向轨迹、超级站关键前体物在线监测、激光雷达观测、大气环流观测等产品,了解外来传输臭氧前体物的传输量和对本地贡献幅度。
三是关于臭氧外来传输。根据以往观测和分析,了解从没有或较少臭氧消耗的臭氧高值地区(例如海洋上空和背景地区上空,较少有可被臭氧氧化的其他污染物)通过水平环流,向本地的臭氧输送;或通过混合层升高,从相对高空向地面的臭氧垂直输送。
与会专家还建议《中国环境监测》杂志可结合各地臭氧预报工作成果,出版有关臭氧问题的专刊或专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