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秘书处召开2016工作总结和2017工作部署会议
2017年1月19-20日,我会秘书处在京召开了2016工作总结和2017工作部署会议。会议由王志华秘书长主持,秘书处全体员工参加了会议。
会上,我会副秘书长侯雪松同志首先做了述职报告。在报告中,对个人的定位和政治性进行了总结,表示在国家政治层面,首先是确立一个中共党员的定位。坚决拥护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认真学习党的一贯理论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执行八项规定和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要求,深化对中央从严治党相关部署的领会。在工作层面,自觉维护和服从学会的领导架构。随后对我会运营机制和业务方面进行了详细梳理。其次提出个人的工作方向,即赞同王志华秘书长提出的,通过整合学会资源和重构学会业务,打造学会“大学术”和“大传播”平台,推进我会创造新辉煌的战略布局。最后与我会同仁共勉,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不断做好创新和发展。随后我会学术部、科普部、会员部、国际部、科技咨询评价与推广部、损害评估中心、办公室、《中国环境科学》、期刊部、《环境与生活》部门负责人分别就部门2016工作进展、成效和影响力等方面作了报告。
会上,学术部、科普部、会员部分别对大学术体系、大传播平台和会员发展服务三个方面进行了展望。大学术体系代表着“学术交流”,“科技评价”以及“成果转化”这三方面工作所形成的有机循环。大学术体系内的学术活动主要以学术年会、专题会议和各种论坛为依托,加强产、学、研、用相结合,争取建立集国内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会议、精品学术会议、科技成果发布和转化、优秀环保技术推介展示、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等于一体的综合创新平台。大传播战略将拟认真研判国家环保政策和科学传播方向,全面梳理和优化学会科学传播工作,前瞻设计、统筹整合学会业务资源,加强业务链再造,构建各项工作互相支撑、相互促进的良性运行机制,推动不同工作多点“互动”。从工作“量”与“质”的提升环境科学传播,向服务中心工作“效”的实现迈进。会员发展服务拟通过学术交流,科技评价,专业培训,人才评价,表彰举荐,职业发展方面服务会员成长;构建学术交流、科技评价、技术转化、产业化全链条科技公共服务;推进面向会员、及时传递、优先优惠的各业务平台、品牌活动;通过民主办会、信息公开、会员参与,学风道德、维护权益、反映诉求渠道提高我会公信力和认同感,倾力打造“互联网+学会”一点接入的全站服务。
最后,王志华秘书长传达了上级的指示精神。要明确“有智不如成事”的原则,做好环保工作。科学把握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架构,应对环境风险事件的能力,清醒认识环保工作面临的困难。坚决打好“水、土、气”三大战役、深化落实生态环保领域改革,加强环境法治建设,积极主动应对环境风险,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创新管理决策和管理方式,加强公众参与创新,加强与政府、科技界、公众对接,科学解读环境污染成因、加强环保干部培训等。同时对我会员工提出了工作要求,坚持明确 “四服务”定位,注重搭建与政府、企业、科技工作者之间平台和发挥纽带的作用。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树立服务意识,建立意识,铸造学会精品。在大学术方面,除了年会外,要精心组织好50人左右的高端论坛;加快科技评价与推广的体系建设,尤其是流程和标准的深度挖掘;国际拓展要有成果;抓住环境热点问题,如垂改、生态文明建设等;注重学术交流活动横向沟通。在大传播方面,关注环境与健康;与热点问题适度结合与把握;建立全方位的传播体系;杂志水准的提升。在会员服务方面,要优化会员发展方式;聚焦会员资源的深度挖掘,网络资源的整合;扶植重点的分支机构;完善适合学会自己的规章制度。
本次总结会还对优秀员工进行了表彰,经过部门推荐及秘书处领导班子审议后,我会秘书处姜艳萍、宋燕虹、 王少霞、邵世云、马春萍、王国清、杨乔、王睿、 卢佳新、陈永梅10名同志获得了优秀员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