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高层次专家研讨会举行
日期:2021-04-09 16:44:48 浏览数:{{clicks}} 作者:cses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为推进生态保护科技进步,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承办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高层次专家研讨会”近日举行。

近年来,中国科协把建设有中国特色高水平科技智库作为重要任务,针对科学发展前沿问题和重大国家需求难题,通过高层次专家跨界思想交流为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前瞻性的发展建设。

此次研讨会正是高水平科技智库品牌系列活动之一。为此会议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邓铭江以及来自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学术界、产业界、企业界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共同探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相关体制机制问题以及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问题等,希望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相关治理提出有效解决措施和前瞻性对策建议,为服务黄河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支撑。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教授级高工张金良做开题发言。从黄河战略水安全保障规划,黄土高原高标准免管护淤地坝、黄河下游生态廊道、沿黄城镇双供双排新型给排水系统等方面,张金良介绍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哪些创新举措。

张金良表示,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面临水资源短缺、洪水风险、水沙调控体系不完善、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利协同管理能力不足等六大问题。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实现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张金良建议,需要建立防洪减灾体系、水沙调控体系、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体系、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体系、水土流失治理体系、现代化流域水治理体系。

在总体布局上,张金良建议,在上游地区突出节水控水、筑牢生态屏障。实施深度节水和控水,推进宁蒙引黄灌区现代化改造;实施上游重点河段防洪(凌)工程建设统筹推进宁蒙堤防建设、河道整治、滩区治理等。在中游地区抓好水土保持、协调水沙关系。加强小流域治理,推进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建设旱作梯田和淤地坝,加强林草植被建设等。在下游地区确保防洪安全,带动绿色发展等。

结合开题发言,与会专家围绕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技术升级、黄河下游生态廊道功能提升、沿黄城镇给排水系统创新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河南省政府参事张柏山表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是相互关联、相互统一的有机整体,面对黄河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要坚持水质水量及其过程的管理。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环境学院教授胡洪营表示,目前黄河流域治理的内涵还不清晰,要站在流域的视角,梳理黄河流域的科学内涵,从技术、工程、管理等方面推进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山东大学生态环境损害鉴定研究院院长、研究员高振会从黄河三角洲保护与发展出发,谈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当前面临的问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主任、研究员卢琦则表示,黄河流域全域治理需尽快立法,从法律的高度全面系统推进相关工作建设。

此外,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陈利顶,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凤民等也结合各自背景做了相关发言。

最后,中国工程院院士邓铭江做总结发言,他表示,节流减污是治黄永恒的主题,水沙是治黄的牛鼻子,减排治污是治黄的难点,流域管理是治黄的重要手段。作为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非常大也是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各方地方政府和党委的领导和组织实施,同时也特别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针对重大问题、系统性难题做深入的研究和科学论证,从而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让黄河真正成为人民的幸福河。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