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土壤与地下水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
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陈永清副司长出席会议并致辞
陈永清司长在致辞中强调,土壤、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安全,关系美丽中国建设。“十三五”以来,生态环境部紧密围绕“打基础、建体系,守底线、控风险”的工作思想,埋头苦干,探索和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完成受污染耕地及地块安全利用率“双90%”目标任务、控制地下水污染风险任务中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下一步工作部署上,生态环境部将本着稳中求进总基调,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将充分利用好新机遇、新条件,不断强化水土协同控制和环境风险协同防控、坚持三个治污,全力以赴完成“十四五”有关目标任务,推动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洪亚雄主任致辞
洪亚雄主任在致辞中指出,要深刻认识打赢净土保卫战的意义,为完成“十四五”有关目标任务贡献力量;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对服务管理决策的重要支撑作用,紧密跟踪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促进决策有效的实施,并充分利用本次大会的契机,进一步加强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保护交流合作。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彭宾致辞
彭宾副秘书长在致辞中指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控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和长期的任务,在净土保卫战中,科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会将坚持自立、包容、求真、创新的价值理念和建设“世界一流学会”的发展目标,不断加强社团治理改革,积极推动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会士、阿尔伯塔大学地球与大气科学系教授
库尔特·康豪瑟(Kurt Konhause)做主旨报告
在大会特邀主旨报告环节,加拿大皇家科学院会士、阿尔伯塔大学地球与大气科学系教授库尔特·康豪瑟(Kurt Konhause)在线作了题目为《粘土矿物对土壤和地下水重金属的吸附与修复》的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柴立元作了题为《重金属污染防治理论与结束研究进展》的报告,南开大学周启星教授等3位知名专家也作了高水平的大会报告。
本届会议以“土壤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与低碳修复”为主题,设置了主旨报告会、12个专题会、环保科技成果展览以及青年学者专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土壤与地下水学术研讨会是我会联合国内外相关机构、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于2014年发起的学术会议。6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人员、企业代表踊跃参会,交流数百项科研成果,一些创新技术得到了应用推广,有关政策建议对制定土壤和地下水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我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