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新污染物治理研讨会在沪圆满落幕
2025年9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共同主办、生态环境部新污染物环境健康影响评价重点实验室等单位承办的第三届新污染物治理研讨会在上海市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全国新污染物治理领域的600余位专家学者、政府代表及行业精英,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前沿科研成果与治理技术进展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与广泛交流。


开幕式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夏祖义主持。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夏科家分别致辞,强调了新污染物治理的重要性。

李 高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

夏科家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夏祖义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随后,与会领导共同为新污染物治理科学中心揭牌,标志着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新污染物治理科学中心揭牌仪式

特邀主旨报告环节由同济大学教授段宁和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研究员许其功主持。

段 宁
同济大学教授

许其功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研究员
多位专家学者分享了新污染物治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丰昌作了题为《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国家战略需求》的报告,他指出新污染物治理已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需要加强科技攻关,完善法规标准,强化风险管控,构建协同治理体系。

吴丰昌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同济大学教授徐祖信的报告《城市水环境治理的韧性分析和智慧调控》则从城市水环境治理的韧性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城市化进程等带来的挑战,提出了提升城市水环境治理韧性的策略和措施。

徐祖信
同济大学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汪华林以《物理类新污染物处理与资源化思考》为题,分享了物理类新污染物处理与资源化的最新思考,强调了物理方法在污染物去除和资源回收方面的优势,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汪华林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丁琼的报告《加强新污染物协同治理 健全环境风险管控体系》从政策层面出发,探讨了如何加强新污染物的协同治理,建立健全环境风险管控体系,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丁 琼
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处长刘羽的报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最新动态与“十五五”新污染物重点资助方向》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新污染物治理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为科研人员提供了重要参考。

刘 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处长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晓丽的报告《微/纳塑料生态健康风险与管控对策的初步思考》探讨了微/纳塑料的生态健康风险及其管控对策,强调了微/纳塑料污染治理的紧迫性,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赵晓丽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闭幕式特邀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徐建主持。

徐 建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潘波以《解码生物炭电路 助力污染物治理》为题,系统阐述了生物炭在污染物降解过程中的电化学作用机制,提出了利用生物炭材料实现高效污染物去除的新思路,为环境修复技术的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

潘 波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
会议期间学术氛围浓厚,成果丰硕,组织了43个分会场,共开展469场学术报告。同期召开了《New Contaminants》创刊启动会暨第一届编委会议。为新污染物治理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技术人员及管理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成果展示平台,推动了新污染物治理技术创新与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