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1年“大学生在行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科学学会,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环境意识,根据《关于开展2021年生态环境“云科普”系列活动的通知》的工作安排,我会继续组织开展2021年“大学生在行动”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联办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科学学会
协办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
二、活动主题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力碳达峰
三、活动对象
组织高校大学生,针对社区居民、基层领导干部、农村妇女和儿童等,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科普活动。
四、活动时间
即日起至10月底。
五、活动内容
以地方学会、高校团委、环保类社团为主体,号召组织大学生志愿者,结合当前防疫要求,在社区、村庄、校园开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生态环境科普志愿行动,活动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知识问答、调查问卷、展览展示、街头宣讲、环保课堂、咨询讲座、手工制作、自然游戏等。主要活动内容包括:
1.启动仪式
开展“大学生在行动启动仪式”线上活动,全国地方环境科学学会、高等院校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以小分队为单位,完成活动启动宣言视频录制,于5月22日9时在微信-视频号发布,参与“环保科普365”视频号启动仪式活动(操作流程见附件1)。
2.志愿者培训
鼓励地方省环境科学学会、高校团委,围绕活动主题开展线上、线下的志愿服务活动培训,包括生态环境基础知识、科普活动形式、志愿精神、安全防护等方面内容,提升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3.生态文明示范区影像献礼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示我党在生态文明创建中的伟大成就,鼓励志愿者走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区(市县、镇村),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区影像献礼活动。活动内容包括:生态文明示范村镇特色美景摄影,如生态农业渔业、生活垃圾处置、清洁能源、古树保护等,展示新村新貌;以短视频、人物采访等形式,从百姓生活、乡村发展等方面,折射出生态文明示范村镇的变迁。(参与方式见附件2)。
4.重点节日主题科普活动
在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海洋日、全国低碳日、全国节能周、国际臭氧层保护日等环境保护相关节日,以高校团委、环保类社团为主体,号召高校的大学生开展与节日主题相关的环保科普进校园、进社区活动。
5.生物多样性主题科普活动
(1)环保科普知识进校园。针对中小学生,围绕陆地和海洋的珍稀动植物保护、绿色低碳行为等内容,开展自然教育、知识讲座、短剧展演、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中小学生生态环境科学素养的提高;以发现本校特色动植物为主题,在校园里开展认识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保护美丽生态校园活动,以激发大学生自身了解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2)生态低碳理念进社区。重点围绕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守护、绿色出行、节约能源、垃圾分类等内容,进行科普宣传,培育居民绿色低碳、爱护家园、适度简约的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居民爱护身边的生态环境、共建美丽社区的理念,倡导形成人人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社会风气。
(3)环保实用技术进农村。聚焦农民生产生活中的环保实用技术、绿色发展方式、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内容,根据农民实际需求,结合村镇文化驿站,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态农业、健康养殖、绿色创收、环境整治、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科普宣传与交流,促进农民绿色生产生活意识的提升。
所有大学生志愿者都需要完成线上注册及活动记录(具体操作见附件3)。
六、有关事宜和要求
1.加强活动动员和组织。各地方学会要重视各项活动的动员组织,积极联络各省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完成活动启动、培训、开展以及线上注册、记录等内容。活动总结评优将综合考量注册数、活动参与度、传播量等。
2.活动宣传和总结。各地方学会、高校以及志愿者要注重活动成果总结和分享传播,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和大众媒体、校园媒体等,加强对活动的宣传报道,宣传报道稿件及链接可发送到邮箱hbkp365@163.com,择优在微信公众号“环保科普365”、中国环保科普资源网发布宣传。
3.确保活动安全。各地方学会及高校要加强安全教育,保证大学生人身健康安全。
七、时间安排
时 间 |
内 容 |
1-5月 |
活动策划、筹备,制作活动宣传材料,完成活动全国范围内启动。 |
6-9月 |
各地方学会联合高校,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指导教师按通知要求,陆续开展线下科普活动及线上活动记录,并做好宣传工作。 |
10-11月 |
活动资料整理;总结交流、相关活动结果发布。 |
联系人:王明慧 陈永梅
电 话:010-62210711
邮 箱:hbkp365@163.com
网 站:http://www.hbkp365.com/kphd/qxwc/
微 信:环保科普365
微信视频号:环保科普365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21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