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2020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决胜之年,坚持污染治理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是今年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主旋律。为全面推进挥发性有机物(VOCs)精准治理和精细管控,有效遏制臭氧(O3)污染,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由我会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中国环境谷论坛暨2020臭氧与挥发性有机物管控技术研讨会”拟定于10月26日-27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会议主题是:合作•革新•破局。会议将邀请生态环境管理者、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围绕O3与VOCs污染防治相关政策措施、创新技术和成果进行交流和研讨。会议期间,将同期举办O3与VOCs污染防治优秀技术展示活动。现将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联办单位: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 浙江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合作单位: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环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二、征文及研讨的主要议题
(一)臭氧污染防控与监测
1.臭氧和PM2.5协同控制;
2.臭氧与VOCs管控政策及治理技术;
3.臭氧关键前体物VOCs和NOx协同减排;
4.臭氧前体物监测和预报预警技术。
5.臭氧污染的时空演变趋势及污染源排放结构变化;
6.气象/气候因素对我国臭氧污染的影响;
7.臭氧污染的敏感性和防控策略研究;
8.臭氧精细化防控及区域联防联控技术;
(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防控与监测
1.工业园区VOCs监测、溯源、预警技术应用与整体解决方案;
2.地面走航技术在VOCs治理监管中的应用;
3.无人机技术在VOCs治理监管中的应用;
4.VOCs源头治理创新技术及案例;
5.储罐罐区VOCs治理创新技术及案例;
6.设备泄漏VOCs治理创新技术及案例;
7.工业恶臭(异味)监测治理技术与经验;
8.社会源(汽修、餐饮)VOCs污染防治技术与经验;
9.VOCs深化治理一厂一策实践经验及跟踪评估;
10.重点行业VOCs治理效果监管及现场检查技术;
11.VOCs治理与监测新材料、新技术进展。
三、活动安排
(一)时间地点
时间:2020年10月26日-27日
地点:安徽省合肥市天鹅湖酒店
(二)内容及时间安排
1.10月25日全天 报到
2.10月26日上午 开幕式暨特邀主旨报告会
3.10月26日下午-27日上午 专题交流
4.10月27日下午 实地考察:中国环境谷和科学岛(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5.10月25日-27日 优秀环保技术展示。
6.论坛申请发言截止时间10月10日。
四、会议注册
1.注册费:2000元/人,学生持有效证件1600元/人;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2.其他合作事宜请与组委会联系。
3.缴费
①银行汇款
单位名称: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开户 行:中国光大银行北京礼士路支行
账 号:7501 0188 0003 31250
注:1.请发送汇款底单(扫描件)、开具发票的纳税人识别号和发票抬头到论坛专用邮箱;2.汇款请在备注栏填写缴费者姓名和电话。
②现场缴费
报到现场可用微信、支付宝或刷银联卡(POS机)缴费。
3.发票
①电子发票
电子发票链接将发送至代表在会议系统注册的手机号,请自行下载、打印使用。
②纸质发票
提前注册缴费的纸质发票,请于报到日在服务台领取。现场缴费的纸质发票将于论坛结束后一个月内邮寄给参会代表。
五、论文征集及要求
本次会议诚向各参会代表征集论文,所投稿件可以是综述或研究性论文,全文(含图、表)以8000~10000字为宜,包括文题、摘要(300字)、关键词、前言、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稿件电子版请发送至huanjingnianhui@126.com邮箱,优秀论文将由环境科学学会推荐至《环境工程技术学报》,录用后以专题形式优先安排在《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正式出版。
六、联系方式
(一)会务组
联系人:张中华王国清 姜艳萍 张 鹏 张宏月 秦玉雪 黄文琪 刘培宇 张 翔
电 话:(010)62711622 84391423 62259894 (0551)62152593
附件下载:参会回执表.docx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公众号
环保科普365(科普公众号)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