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由我会主办的第二十五届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拟定于2021年4月10-11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现将有关会议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联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暨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生态学》杂志社
合作单位:陕西环信恒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二、会议的时间地点
时间:2021年4月10日-11日(9日全天报到)
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三、活动安排
(一)特邀主旨报告
1.拟邀请国家相关部委领导出席研讨会并介绍我国协同推进污染减排和降低碳排有关政策与措施;
2.拟邀请两院院士和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作特邀主旨报告。
(二)分会场
会议安排了28个分会场和1个培训班。
1.分会场学术议题:(1)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管理机制与政策;(2)大气污染源排放特征和排放清单;(3)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环境;(4)大气管控新技术在环境质量改善中的综合应用;(5)大气沉降与生态环境效应;(6)城市碳减排与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控制;(7)区域大气氧化能力与空气质量的定量关系及调控原理;(8)大气氨减排技术与防治对策;(9)O3和VOCs监测溯源与执法管控;(10)区域与城市臭氧污染防控;(11)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12)大气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估;(13)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大气生态模型大数据应用;(14)区域空气质量的调控原理与技术途径;(15)脱硫脱硝资源化新技术;(16)颗粒物污染控制与技术;(17)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18)工业二氧化碳减排技术;(19)等离子技术在大气环保领域的应用;(20)废气生物控制技术与工程应用;(21)大气污染防治环境功能材料研究与应用;(22)电力行业污染排放控制及运行;(23)非电行业工业污染排放控制及运行;(24)钢铁、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新技术及应用;(25)建材、水泥及固废焚烧烟气污染控制技术;(26)石油石化行业污染防治技术;(27)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技术与创新;(28)生活垃圾及工业危废焚烧烟气净化技术。
2. 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培训班
会议期间将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氮氧化物与VOCs协同治理、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和温室气体与污染物协同治理等内容,采取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小组研讨等教学形式,举办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培训班。培训班报名截止日期为3月25日。
(三)墙报交流
会议期间设墙报交流区域,论文作者可墙报交流研究成果,墙报尺寸宽90cm×高120cm。
(四)科技成果展
会议期间将举办大气污染治理科技成果展,展示创新科技成果、分享典型工程案例。同时开展项目对接洽谈活动,为当地政府和企业提供专家咨询及治理技术等可行性解决方案。
四、论文征集
1.论文摘要不超过500字,全文不超过5000字,论文文件格式为word文档。具体要素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论文摘要、关键词、正文、主要参考文献等。
2.请在论文后面标注作者的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和电话,以便进一步沟通。
3.论文提交的电子信箱:daqinianhui@163.com。
4.论文将推荐至《环境生态学》期刊优先正式发表。
5.征文截止日期:2021年3月20日。
五、参会报名
参会可通二维码和电子邮箱方式报名。
1.关注学会小程序-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议管理系统进行在线注册。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议管理系统
2. 第二十五届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参会回执表(附件3)和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培训班报名表(附件4)电子版发至邮箱:csesxshd@126.com或纸质件传真至(010)62210728。
六、注册
1.会议服务费
优惠注册费 (3月20日之前) |
标准注册费 (3月20日之后或现场) |
|
学生(持有效证件) |
1200元 |
1600元 |
科研、教职人员 |
1600元 |
1900元 |
企业代表 |
2600元 |
2900元 |
2.培训费:培训班收费3500元/人。包括培训费、资料费、用餐、证书费等。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收取培训费并开具发票(一律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
3.缴费
(1)银行汇款
单位名称: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开 户 行:中国光大银行北京礼士路支行
账 号:7501 0188 0003 31250
注:1.请发送汇款底单(扫描件)、开具发票的纳税人识别号和发票抬头到论坛专用邮箱;2.汇款请在备注栏填写缴费者姓名和电话;个人汇款需备注正确的发票抬头。
(2)在线支付:请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议管理系统中,通过微信和支付宝在线支付。
(3)现场缴费:报到现场可刷银联卡(POS机)缴费。
4.发票
(1)电子发票
电子发票链接将发送至代表在会议系统注册的手机号,请自行下载、打印使用。
(2)纸质发票
纸质发票将于会议结束后一个月内邮寄给参会代表。
七、联系方式
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务组
联系人: 张中华 王国清 饶阳 马建民 张超 刘红光
电 话:010-62259894 68668291 64059573
电子邮箱:daqinianhui@163.com
2.联办单位会务组
(1)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联系人:蔡博峰13522693064
(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联系人:王光 010-84943044
(3)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联系人:方平 18613093242
(4)清华大学
联系人:曹百灵010-62794833;陈建军18211161186
(5)浙江大学
联系人:郑成航0571-87953129;邓官垒15906608739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公众号
环保科普365(科普公众号)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小程序